激扬的水墨诗情——访着名画家王涛 - 重庆市安徽商会官方网站
重庆市安徽商会
CHONGQING  A.C.C.C

激扬的水墨诗情——访着名画家王涛


“为什么我的眼中常含着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太深。”这是王涛十分喜爱的艾青的两句诗,也是他寻找精神家园的写照。正因为太热爱自己的故土,生在安徽,长在安徽的王涛,自称为“徽砖”,他希冀自己能化作一块“砖”来弘扬徽州文化,为之添砖加瓦。

王涛安徽师范大学艺术系毕业后,被分配到阜阳郊区一所农村中学任教。当时的王涛对未来前途感到一片茫然,但当地人豪爽朴实的性格却深深打动了他,“我第一次知道了什么是生活,虽然条件艰苦,但当地人的身上依然充满着奔放的激情。”后来他在浙江美院就读研究生的毕业作品《复苏的土地》,画的就是皖北的人与土地的关系。
1979年王涛创作的《最后一碗炒面》入选“建军50周年大展”,这幅作品也成了他报考浙江美院国画系研究生的敲门砖。在浙江美院的2年学习对王涛画风的形成非常重要,在这里他打下了非常好的笔墨基础,同时又确立了让中国画反映现实生活的创作风格。浙江美院毕业后,王涛又回到了安徽,在省书画院工作,之后又担任了安徽省书画院院长。在书画院这段时间,王涛称自己是一边工作一边创作。王涛倡导并带领省书画院一批老中青三代画家,先后于1998年秋和2000年冬,分别在北京和上海举办了《“黄山风”中国画作品展》和《“黄山风”小品展》,反响非常大,并成功推出了王涛、朱松发、郭公达等一批在全国叫得响的名家。
在为安徽美术事业崛起而努力的同时,王涛自己的创作也不断创新与提高,他挣脱了单一“主题”绘画的束缚,从东西方文化融合的切入口,寻找到了与他个人气质相吻合的新的艺术语言,创造出中西合璧、具有鲜明艺术个性的作品。他在美术界85新潮后创作的《庄周梦蝶》被认为是其绘画风格确立的标志。在这幅画中,他大胆用淋漓水墨,表达意境,借庄子的长袍大袖意,抒发士人的旷达与逸气。王涛还在潜心研究中国古文化的过程中,用传统的笔墨饱蘸时代激情,将一批安徽历史人物如新安画派代表人物渐江、梅清、黄宾虹等名人逸士,艺术地再现于丹青之上。他把笔墨传统吃透,敢于赋予现代感,终形成水墨淋漓、大气厚重和旷达的风格,被称之谓“激扬的水墨诗情”。
责任编辑:汪琼         来源:江淮晨报 宣传部彭婷婷整理
商会地址:重庆市江北区观鸿大道小苑一村33号(观音桥商圈燃气大厦附近)
联系电话: 18623540551                            商会座机:023-865506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