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远端公腔——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 重庆市安徽商会官方网站
重庆市安徽商会
CHONGQING  A.C.C.C

怀远端公腔——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安徽怀远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独特的地理和人文环境孕育了民间歌舞花鼓灯名扬中外,被誉为“东方芭蕾”;怀远特产“九州奇果”石榴天下闻名。然而,一些民间文化遗产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却面临逐渐消亡的危险,亟待保护。为了使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得以传承,县文体局发掘和整理了怀远端公腔、花鼓灯舞鞋“衬子”制作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端公腔又称端公神调或唱阴阳戏。端公旧时称巫,《潜书?仰尊》载:“蜀人之事神也必凭巫,谓巫为端公”。端公腔源于道教,以男巫演唱为主,由悼念亡魂、,开初只唱宣扬轮回迷信的神鬼故事,后来受曲艺和戏曲的影响,不断增加一些娱人的民间故事或流传的戏文,逐渐变成了一种酬神赛会的表演形式。据老艺人推算,怀远端公腔从清代中期已经形成,清末至民初为鼎盛时期。
   端公腔主要的伴奏乐器是狗皮鼓,鼓面蒙以狗皮,鼓柄下端坠有九个小铁环,击鼓时有节奏的摇动鼓柄,铁环叮当有声,和谐悦耳。端公腔的唱腔结构以板腔反复体为基础,腔调可分为“神调”和“丁香调”两类。神调只用于祭祀,说唱时用丁香调,丁香调因人物和情节不同而分成喜调和悲调。经常表演的曲目有《体丁香》、《站花墙》、《打嫁妆》等。
   怀远端公腔反映了怀远人民的历史进程及历史变迁中社会风貌、风土人情,是怀远历史文化的见证。端公腔作为一种曲艺形式,其中夹杂民间音乐、舞蹈、剪纸、杂技、武术等表现形式,具有重要的文化艺术价值。目前,我县已没有人能够完整表演端公腔,城关镇八十五岁高龄的马洪骝老人也只能简单地说唱端公腔。怀远端公腔已濒临灭绝,2007年,端公腔被确立为蚌埠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市、县两级政府和文化部门已把怀远端公腔的挖掘保护工作提到重要议程。
   责任编辑:汪琼    来源:中安在线      宣传部彭婷婷整理
 

商会地址:重庆市江北区观鸿大道小苑一村33号(观音桥商圈燃气大厦附近)
联系电话: 18623540551                            商会座机:023-86550699